专家表示新冠回归乙类管理条件渐趋成熟,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如果由甲类变为乙类在疫情防控上有何区别?
1、哪些传染病属于传染病乙类级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及时确定和调整各类传染病名录予以公布。
2、三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现甲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具备传染病流行特征的不明原因聚集性疾病以及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对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当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丙类传染病实行监测报告管理,监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发现丙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按照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进行报告。
3、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三十二条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第三十三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疫情控制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第四十三条 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内采取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第四十四条 发生甲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该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十六条 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应当将尸体进行卫生处理后火化或者按照规定深埋。
结论:其实根据传染病法,内容相对简单。乙类管理更松。但没有结论,根据新冠三年的经验来看,最终解释权归你的社区和你的老板。
除了社会防控,另一个问题是医院感染。新冠阴性病人能否跟阳性病人一起住院?无症状的阳性医护人员能继续上班吗?入院阴性、出院阳性算不是医院感染?
入院病人是否要先签一个《住院患者新冠感染风险告知书》呢?
我把文章中的重要观点和依据挑出来,大家看下:
从目前新冠病毒的流行病特征来看,上述传染病专家表示,很多地方显示超95%以上的感染者为无症状和轻症,病死率很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按照甲类管理显然不符合科学,所以,新冠回归乙类管理甚至降级为丙类,都将成为可能。
我在Gemfield:依法防疫 一文中说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
......
也就是这个公告,将新冠按照甲类传染病对待。但请注意,公告里说的是“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那如果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没有引起肺炎,那还应该按照甲类对待吗?显然不应该。
可见,即使按照卫健委自己的公告,新冠奥密克戎疫情都应该调整回按乙类管理。
一旦调回按乙类管理,这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涉及到法律栈的方方面面。我在如何看待广州海珠「密接者原则上集中隔离,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居家隔离」?该地目前状况如何? 中讲了应对奥密克戎的法律困境问题,就是根据法律栈(刑法、传染病防治法、卫生检疫法):
- 奥密克戎按甲类对待太严格;
- 奥密克戎按乙类对待太宽松。
中间地带最科学:疫苗、抗原自行检测、阳性或有症状居家隔离、取消各种大面封控(封控应该精准到一个房间)。要做到中间地带有两种方法:
- 法律严格、解释宽松:意思是按照甲类对待,但具体的措施可以宽松,比如阳性不集中隔离;
- 法律宽松、解释严格:意思是按照乙类对待,但具体措施要严格,比如阳性要强制居家隔离。
我之前预测在明年5月前将调整回乙类管理,按照的是“法律严格、解释宽松”路径(主要是考虑惯性和改革的转弯半径),当时很多人说我太乐观了。现在“新冠病毒防控回归乙类管理条件渐趋成熟”冲上榜单,熟悉国内报道特点的都会意识到这是什么意思。只能说,调整回按乙类管理的时间会大幅提前,元旦前发生的概率大幅增加!(当然,最晚也不会超过明年5月)。
并且,关于新冠调整回按乙类管理、《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十版)发生的概率:
- 元旦前至少发生一个的概率为80%;
- 春节前至少发生一个的概率为100%。